人生难免迷茫,走出迷茫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心中的指南针,这个指南针可以是一份职业规划。(图片来源于pexels)

职业规划的原则是什么?知己知彼,决策行动。
知己
知己,就是知道自己的职业兴趣、能力和价值观。
职业兴趣:
题主20岁,还是一个大学生,内向和外向的性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检验,但就题主自己的描述,可以看到题主其实偏向于I人,但并不完全是I人,也就是说,题主并非纯粹的内向,而是可能对自己的内外向有错觉。
如果用霍兰德职业兴趣代码来区分的话,RIASEC几个代码中,题主应该是RC型的职业类型。这是从题主自我描述的性格,以及数学成绩很好,综合而得出的结论。
当然,题主也可以在学信网自己做个测试,看看自己的霍兰德代码是什么。
能力:
1. 归纳总结的能力很强,并且对自己和他人非常负责。这从题主的提问方式就能看到,也可以从题主的自我评价中得到。
2. 学习能力很强。数学的下滑是有原因的,但通过大学成绩可以判断,学习能力一直在线,而学习能力是一项在工作中也非常需要的能力,尤其是在AI时代。
3. 相貌。其实这不是能力,只是题主提出来了,顺便说一嘴:不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美貌。
4. 特长的专业。题主写到是会计专业,但其实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学习专业课,因为才是大一而已。
价值观:
题主的人生目标是“实现财富自由,过上安稳快乐的生活,同时,有一番事业,让自己有价值观”。这其实是大部分人朦胧的职业想法,我建议题主可以做一个职业价值观的测试,看看自己的价值观取向是什么(学信网也有这个测试)。
知彼,就是要知道想要寻求的职业选择的详细信息。
知彼
题主自己的职业目标有:考公、考研,其实还有毕业后直接就业等选项。题主既然要做职业规划,那就不得不做个职业探索了。
1. 考公(包含事业编)的话,所读专业每个省目前有什么单位和岗位在招人,大概的薪资待遇如何。题主可以向已经考上公务员的是兄弟姐妹们请教,看看他们的反馈是什么。一般不要太相信网上给出的信息。
有些专业考公的话,岗位多,竞争小。有些专业考公的话,岗位少,竞争特别大。还有些岗位以城市为主,有些以乡镇为主。题主最好是把今年国家和各省的招考目录下载一份,一看就完全明白了。
2. 考研
不知道题主的学校是否有保研资格。如果有保研资格,就要争取保研。如果没有保研资格,那就要开始搜集自己向往的高校的考研要求,看看自己要在那几门课上及早准备。
3. 毕业后直接就业。我觉得这个对于大一学生来说,可以稍稍靠后一点再考虑。
在考公和考研之间选哪个,就看你搜集到的资料会给你什么信息。不过,如果你选择考公,至少要有二战三战的准备,因为现在一次性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。
决策与行动
如果你要选择考公,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,你可以一边上班一边准备考试。如果你选择考研,那最好就是大四阶段无缝衔接为好。
当然,还有一种决策结果,那就是先准备考研,根据考研结果再决定是否考公。
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,我一般会建议大家先去考研。在学历贬值的前提下,如果只是以本科学历考公,未来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。即使考成功,未来要上层楼还需在职读硕和读博。而对于硕博来说,本科毕业后直接读取的,不管是从外界的认可度,还是自己花费的成本方面,都是一个较优的选择。
如果要考研,你可能现在就要准备考研的专业和学校选择了。
当然,考公和考研之外,还有很多的路可以选择,比如直接就业,但以我个人的经验,我不是特别推荐。
还有几个方向供你选择,比如西部计划、大学生入伍、三支一扶、选调等,你可以了解自己学校和专业还有那些较好的“出路”,这些信息从辅导员或师兄弟姐妹哪里最容易获得。
至于你是适合考公,还是考研,这个其他任何人给不了你建议。我相信,当你做好“知己知彼”后,自然能够做出好的决策,并行动而使之成功!
文 西风独醉(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、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、经济师、社会工作师、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)